:::
適用對象
  • 中央政府(部會)
災害類型
  • 震災(含土壤液化)

斷層活動性觀測研究第二階段(3/4)

年度 100年度
主管單位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執行單位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預算來源 [無]
執行經費(仟元) NT$35343.00
執行期間(起&迄) 2011/1/1~2011/12/31
計畫主持人 謝凱旋
計畫重點描述 本計畫延續前一階段之觀測基礎,於98至101年持續進行為期4年的斷層活動性觀測與研究。主要目標為運用GPS與精密水準定期測量、GPS 連續追蹤站、井下應變儀及地球化學觀測資料,配合地質學、數值分析等方法,模擬斷層及建立模型,評估斷層的活動潛勢,分析各區域斷層的滑移速率及其再現週期的關係。今年除持續辦理定期性觀測外,每日持續接收、處理及分析觀測站資料,另於安通溫泉及墾丁社頂地區新設2站地下水水氡與溶解氣體連續觀測站、臺北及宜蘭地區新設4站GPS追蹤站,加密與補強觀測網形,最後彙整各觀測站的資料分析斷層的活動訊息,對於觀測資料同步異常情形進行分析與評估,希望藉由本計畫對活動斷層的持續觀測,瞭解斷層活動之過程及機制,研究結果可以提供防、減災的重要資訊,減低地震必然來臨對社會造成的災害。

關鍵詞:活動斷層、地變動觀測、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地球化學、井下應變儀
必要工作項目 1. 斷層監測與潛勢分析研究
2. 斷層活動性之地球化學觀測與研究
3. GPS監測點測量
4. GPS連續追蹤站設置
預期成果產出 1. 公布近斷層監測成果,提供國土整體規劃與科學應用之資訊。
2. 建立完整近斷層地面與地下監測網,提供地震預警資料。
3. 評估斷層活動潛勢,減少災害來臨時民眾生命與財產損失。
4. 分析連續性GPS時間系列測量資料,以瞭解地殼變形隨時間變化狀況。
5. 由水平與鉛直方向的GPS位移向量,推求斷層的短期滑移速率與近斷層區域的應變分佈。
6. 由斷層模型,瞭解斷層的同震與震間活動特性差異,並推求斷層滑移型態、斷層參數(包含斷層長度、走向、傾角,閉鎖或潛移區分佈、深度、面積等)。
7. 分析井下應變儀資料,利用數值模式修正地形效應,同時校正氣壓和水文效應、井孔與灌漿回復效應和潮汐校正。求取各站面應變及剪變隨時間變化之趨勢。公布近斷層監測成果,提供國土整體規劃與科學應用之資訊。
對應方案課題
    檔案下載 [無相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