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用對象
  • 中央政府(部會)
災害類型
  • 海難
  • 其他災害

台灣四周海域表層即時觀測平台

年度 101年度
主管單位 國家實驗研究院
執行單位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預算來源 [無]
執行經費(仟元) NT$14843.00
執行期間(起&迄) 2012/1/1~2012/12/31
計畫主持人 楊文昌
計畫重點描述 本計畫為台灣四周海域表層即時觀測平台,透過在台灣四周沿岸建置高頻雷達測流系統,對台灣四周海域之表面海流進行長期觀測,已完成環台11座長距離高頻雷達站及4座標準型高頻雷達站。首先就高頻雷達監測表面海流之原理進行簡單的介紹及其架設環境條件。雷達站建置完成後,需進行天線場型測量(Antenna Pattern Measurement),以得知當地背景電磁環境之下的接收天線場形,進而提升接收天線判斷雷達波入射方向之準確度。為了解雷達遙測之海洋表面流速之準確性,於2012年夏季施放6個表面漂流浮標於台灣東部,經由軌跡追蹤分析漂流速度並與高頻雷達量測的結果分析得到之流場進行比較,以初步確保高頻雷達測流資料之合理性。由高頻雷達流場分析可見,黑潮於蘭嶼與綠島間形成兩個主要分支,一則沿台灣東岸北流;另一則往東北東轉向外海北流。在23。N,122.4。E附近有間歇性環流現象,強弱與黑潮外海分支的消長呈現相關性,間接影響黑潮整體向北的傳輸量。

關鍵詞:高頻雷達、表面流場、浮標、黑潮、漂流軌跡
必要工作項目 1. 系統營運維護,包含系統定期調校、資料蒐集與分析、流場應用與展示、測流站維護保養等。
2. 加值服務開發,發展漂流物預測能力並提供歷史測流資料查詢。
3. 合作開發相關應用,與產、官、學界合作,針對特定議題進行相關應用與研究。
預期成果產出 1. 表面海流速度場資料庫建置,所獲得之資料可提供政府部門,如中央氣象局、海巡署、各國家公園管理處作為決策參考,且可與各學校教授合作,提供學生利用測流資料進行論文研究。
2. 岸基測流雷達站建置及維運部分,針對測流系統之遙測資料,研究提升精準度之數值或物理方法,另外針對雷達站架設技術進行研討,提供日後類似雷達站架設時之參考。
對應方案課題
    檔案下載 全文報告 精簡報告 成果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