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用對象
  • 中央政府(部會)
災害類型
  • 震災(含土壤液化)

運用結構物強震監測資料於提升臺灣結構物耐震安全之研究

年度 102年度
主管單位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
預算來源 [無]
執行經費(仟元) NT$1000.00
執行期間(起&迄) 2013/1/1~2013/12/31
計畫主持人 羅俊雄
計畫重點描述 本研究計劃之目的乃建立不同地震反應下結構物(含建築物及橋梁)之反應分析報告書(Report Card)。配合中央氣象局對結構物地震反應所進行之強地動觀測計劃,選擇三棟建築物及三座橋梁,針對該結構物所收集到之地震反應進行分析,並探討及比較不同地震反應下該結構物動態特性之差異,以建立分析資料庫、評估及診斷報告書。反應分析報告書之內容將包含下列事項:

1. 結構物之描述(結構形式、構造種類等)。
2. 強震儀位置之描述
3. 收集到之地震事件以及紀錄之反應歷時。
4. 利用子空間系統識別法與遞迴子空間系統識別法探討結構物振頻、阻尼比,並探討結構物動態特性之時變性。
5. 建立不同事件下之結構地震反應評估。

關鍵詞:結構系統識別、結構健康診斷
必要工作項目 (一) 中央氣象局結構物強震監測資料之分析-結構物強震反應之特徵分析
1. 橋梁/建物之地震反應系统識別軟體之測試及建置。
2. 建構橋梁/建物系统識別之標準作業程序。
3. 選擇3~4楝(座)提出結構長年健康診斷報告(地震事件為主)。

(二) 運用結構物強震監測資料於地震中建築物樓板加速度特性分析
1. 不同類型建築物的樓板水平向加速度預估。
2. 不同類型建築物的樓板垂直向速度特性評估比較。
3. 不同基礎型態對於樓板加速度的影響比較。
4. 先進國家的觀測資料在建築抗震規範的應用。
預期成果產出 (一) 中央氣象局結構物強震監測資料之分析-結構物強震反應之特徵分析
1. 配合中央氣象局所收錄之結構物強震紀錄,經過QC入資料庫後,針對每個結構之實測紀錄,建置結構健康診斷參數及完成結構健康檢查報告,針對每個地震事件,分析結構之動態特性(含主頻、振態、地震輸入能量..等) 。
2. 配合建物健康診斷的結果完成報告,探討結構物之時變性及生命週期。
3. 選定具代表性的公有建物及橋梁結構,建立"結構長年健康診斷報告”。
4. 建構橋梁/建物之地震反應系统識別軟體。

(二) 運用結構物強震監測資料於地震中建築物樓板加速度特性分析
1. 根據國內外強震建築觀測資料,對於不同類型建築物的樓板加速度預估,提出符合學理及實際工程應用的方法。
2. 依據先進國家應用建築強震觀測資料與規範的互動關係,建議國內應有的適當作法
對應方案課題
    檔案下載 全文報告 精簡報告 成果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