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用對象
  • 中央政府(部會)
災害類型
  • 水災

整合多重觀測資訊於山區雨量之推估及洪水預報技術研究(2/2)

年度 100年度
主管單位 經濟部水利署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
預算來源 [無]
執行經費(仟元) NT$2800.00
執行期間(起&迄) 2011/1/1~2011/12/31
計畫主持人 張斐章
計畫重點描述 近年來,遙測影像資訊如雷達及氣象衛星影像資​料可提供研究人員進一步掌握集水區降水於時空變化下之分佈,對定量降雨估計/預報而言,若能有效統整地面雨量、雷達及衛星影像雨量推估資訊,提供即時精確的雨量變化,從而建置流域多時刻洪水預報,必然有助於降低洪災風險與損失。本研究分別以地面雨量觀測及遙測雨量產品進行集水區降雨-逕流機制之分析,以地面雨量觀測分析可知當時間延遲約為6~7小時則可獲得最高之相關性;以雷達雨量產品分析之結果顯示集水區降雨-逕流之稽延時間約為5~7小時。就定量洪水預報模式而言,在考量集水區不同地形高程與距離庫區遠近之影響下,若預報之標的為未來1~3小時流量,則流量本身之資訊即可提供滿意之預報成果,若預報之標的為未來4~5小時流量,則需加入雷達分區雨量資訊,即可大幅提昇整體預報成果,其效率係數皆高於0.6。此外,由於本研究針對可能發生洪水風險,提出適當之石門水庫放水操作策略及建議,做為水庫模擬操作之依據,以提供石門水庫管理局在颱風時期之參考。
關鍵詞:降雨-逕流模擬、定量降雨預報、洪水預報模式、水庫操作
必要工作項目 1. 蒐集石門水庫集水區流域歷史洪水災情資訊並初步評估洪水可能帶來之影響。
2. 分析集水區內降雨-逕流間之機制並對洪水可能帶來之相關災害進行分類,依分析結果劃分流域洪水發生之風險程度。
3. 探討不同雨量觀測資訊於流域水文量模擬之差異與優劣。
4. 以新穎技術(如類神經網路)建立集水區之多時刻定量洪水預報模式,並評估發生洪水之可能風險程度。
5. 提供合宜之洪災管理建議以降低災害之損失,並彙整分析與模擬成果以供相關單位對集水區經營管理之參考。
6. 選擇民國100年之颱風、豪雨或大雨事件,進行定量降雨推估模式以及多時刻定量洪水預報模式驗證。
預期成果產出 完成石門水庫集水區流域洪水預報風險管理評估,相關之成果可以為後續災害風險之經營與管理之參考。
對應方案課題
    檔案下載 [無相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