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用對象
  • 中央政府(部會)
災害類型
  • 震災(含土壤液化)

最大餘震規模預報模式之建立

年度 100年度
主管單位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執行單位
預算來源 [無]
執行經費(仟元) NT$400.00
執行期間(起&迄) 2011/1/1~2011/12/31
計畫主持人 吳逸民
計畫重點描述 隨在災害性主震之後的中、大規模餘震活動常是造成嚴重災損的原因之一,但分析餘震規模之相關研究卻不多。如何掌握餘震活動可能帶來的危害性亦是防、減災工作的要點。本計劃欲利用Omori’s law與Gutenberg-Richter relation之統計經驗公式來推算主震發生後每個時點所可能發生的最大餘震規模(Ma),進而建立預報系統,期能對民眾與防、減災工作者提供主震後更多的訊息。

迄今已有許多研究專注於大地震的前兆、預警分析,卻甚少有研究關注其餘震帶來的危害性。事實上,以1999年集集地震為例,在主震發生後一週內即有12個ML≥6.0的餘震發生,其中ML≥6.5的更高達6個。 由於些許建築物之結構已經遭受主震的破壞,更放大了餘震造成的地震損害。因此這些連續性的中、大規模餘震活動也是造成集集地震 災情如此嚴重的原因之一。台灣地區位處高聚合速率之板塊邊界,擁有極高的地震活動度。歷來災害性地震序列的發生都造成難以估計的災損。因此,除主震的研究之外,若能同時分析並推估後續餘震可能之最大規模,將會使未來我們在防、減災方面的工作更加完善。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推算主震發生後每個時點可能發生的最大餘震規模,進而建立預報系統,在主震發生後提供防、減災工作後續的警訊,使人們有更多的反應時間與心理準備。

關鍵詞:餘震、餘震規模
必要工作項目 台灣地區詳細Omori及地震規模頻率的關係式之建立。
預期成果產出 建立最大餘震規模預報模式,此舉將有助於測報業務之推動及地震防減災之需求。
對應方案課題
  • 其他
檔案下載 全文報告 精簡報告 成果海報